一念“天下粮满仓”!竹稻之父钟章美打开水稻育种的丰富想象空间

时间:2024-12-27 00:08:33 来源:时讯视界

钟章美父子在田间讨论竹稻试验品种的念天长势。

刚刚召开的下粮想象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十四五”开局之年要抓好的满仓美打j98项工作,其中首次提到解决种子问题,竹稻之父钟章种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水空间加强种子库建设,稻育“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丰富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念天提法尤为引人注目。

突破“卡脖子”问题,下粮想象关键靠创新。满仓美打竹稻是竹稻之父钟章种梅州蕉岭县钟章美耗费半个世纪心血,利用青皮竹与水稻杂交创新的开水空间种质资源。竹稻能否在新时期为我国水稻育种的稻育突破作出贡献?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采访了竹稻之父钟章美父子,丰富了解近年来竹稻的念天发展情况。

钟章美向记者介绍说:“看这个竹稻品系穗大粒多,产量低不了。”

钟献铭在田里观察竹稻的生长情况。

神奇竹稻能跟甘蔗高粱杂交

在钟章美的竹稻研究基地,记者听到一件新鲜事:竹稻家族又增添了新成员,它们是分别用高粱、稗草和甘蔗与竹稻杂交育成的高粱稻、稗草稻和甘蔗稻。这是近年来钟章美继育成竹稻之后的又一创新成果。钟章美说这些成果与近年来竹稻育种技术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有关,他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j9“现在育种已不需要用杀雄再授粉的老方法了,比过去轻松得多”。

钟章美介绍说,他2013年早季在“竹香4号”稻田里选到一种不育系,取名“ZD1S”,用这个材料,通过自然授粉就可以完成杂交。经过他多年反复验证,这个材料有许多神奇的地方。它早季不育,晚季光温适合时却能结实,这种特性是育种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他称这个材料是竹稻中的宝贝。通常杂交后代会表现出非常多的性状,需要经过十几代的选育,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性状并使之稳定下来。但是这个材料的杂交后代往往只表现出有限的几种性状,并且只需要几代就能稳定下来,这让杂交育种工作轻松了很多,育种速度也快得多。其中的原理,钟章美父子也还在研究。这项发现使竹稻的育种技术走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育出来的是常规稻。

更神奇的是这个材料还能轻松跟野生稻、稗草、芦花、甘蔗、高粱等各种远缘植物实现杂交。近年来钟章美父子进行了多种远缘杂交实验,除了与玉米、巴茅的杂交目前还没有得到种子外,其它的都获得了成功,其中甘蔗杂交的子代仅有三种性状。高粱、甘蔗都是四碳植物,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特性。引入高粱、甘蔗的优良特性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耐旱能力,对提高产量很有意义,是很多育种工作者的梦想。

钟章美分析,出身于超远缘杂交的竹稻,对远缘杂交有广泛的亲和性。如果这个猜测得到证实,相当于打开了水稻远缘杂交的大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将来会不会在旱地上种出像高粱一样的水稻?这是个令人兴奋的畅想。

坚守了半个世纪的竹稻梦

竹稻造福世界是钟章美坚守了半个世纪的梦想。

上世纪60年代,当袁隆平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钟章美怀着同样的理想,也独力开始了青皮竹与水稻超远缘杂交这一世界级难题的研究,历尽艰辛发明了竹稻。这在科研意义上,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

竹稻表现出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硬等特点,抗虫、抗倒伏能力强。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竹稻所含的蛋白质、钙、锌、铁、硒等含量均比普通水稻高。浙江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联合研究发现“竹香4号”的硒含量高达普通水稻的6.4倍,认为可作为优质水稻育种首选亲本。

然而艰难出世的竹稻命运多舛。钟章美的竹稻研究至今仍然处于民间科研的边缘状态,无技术团队,无资金支持,成果也难获得认可。

凭一己之力坚持竹稻研究至今,是钟章美的骄傲,也是他的无奈,民间科研的苦与难,他都尝了。个中艰辛,钟章美说来总是寥寥数语,对帮助过他的人,他却念念不忘。他经常提起中国农林科学院专家金善宝和陈善葆曾对他的技术指导和给予他的鼓励。对蕉岭县将闲置的新铺矮岭小学提供给钟章美竹稻专业合作社使用以支持他发展竹稻,他也心怀感激。已年届84岁高龄的钟章美老人仍在潜心研究竹稻,亲自下田做试验,他说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他的儿子钟献铭常常心疼为人耿直的父亲,竹稻路走到现在,吃了太多的苦。“只要竹稻能造福农民,就是一件大善事,我心里就高兴”他总是这样孩子般执拗地回答儿子。

可喜的是,育种技术的突破,或可为竹稻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心系农民培育好用的种子

2012年12月,钟章美父子与2.24米高的竹稻“巨人”。

收割后的冬季稻田一片枯黄,竹稻研究基地已经干裂的试验田里,再生稻茬又抽出了绿色的新芽,钟章美老人和儿子钟献铭还在田间观察竹稻的再生情况。“只要浇水施肥,下一季还能有不错的收成”他满意地说道。

农民出身的钟章美体谅农民,他想培育出再生竹稻,种一季可以收获两三季,减轻种田的劳动强度,让因缺少劳动力而丢荒的田也能种起来。他培育的竹稻都是常规稻,让农民可以留种,不用每年花钱购买种子。

钟献铭告诉记者,2020年全国各地试种的竹稻普遍取得了好收成,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一位湖南常德的种植大户发来信息说,晚稻在低温阴雨的不利条件下,仍取得了亩产1400多斤的产量,明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竹稻的良好表现让钟章美很开心,这也验证了他坚持认为的常规稻可以拥有不输于杂交稻丰产性能的观点。

现在钟章美的竹稻研究基地里,培育着竹野稻、竹花香、竹糯稻、高粱稻、甘蔗稻等多种竹稻,有的产量高,有的米质优,不少是有选育价值的新材料。钟献铭告诉记者,目前高粱稻、甘蔗稻已经试种了三代,有的甘蔗稻穗长粒多,单株产量远远超过了普通水稻。

祖孙三代接力竹稻事业

“我现在能吃、能睡、能玩”钟章美乐呵呵地说,记者眼前这位被人尊称为竹稻之父的老人精神饱满,心态开朗,每顿要喝一杯竹稻米酒。他的爽朗里透露着对竹稻的信心。

几年前,钟献铭成立了蕉岭县钟章美竹稻专业合作社,除自己流转100多亩农田外,还与各地种植户合作种竹稻。目前湖南常德、江苏淮安、四川成都和仪陇、江西吉安、广西来宾以及广东的蕉岭和廉江等地均有种植,面积约数千亩,普遍受到种植户的欢迎。

钟献铭2008年放弃在深圳的生意,回来支持父亲的竹稻事业。跟在父亲身边边学边干,已成了钟章美的得力助手。现在父子都是竹稻痴,父子间常常为不同的看法争个不休。钟献铭说父亲研究起竹稻来就入迷,常常忘记了吃饭,叫他也听不见。钟章美很欣慰儿子已基本可以接手竹稻的研究,现在田里的很多试验品种都是钟献铭做出来的。“他做事比我还认真”钟章美告诉记者,稗草稻病害很严重,想要全部拔掉,钟献铭舍不得,他蹲在地里一株一株地仔细检查,终于在几百株禾里发现了两株没生病的植株,避免了稗草稻全军覆没,现在试种表现良好。

他的孙子钟权坤2014年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毕业后也回到基地帮手,“竹稻之家”祖孙三代接力竹稻事业。

“竹稻下面乘凉”梦或可期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指出,竹稻系列材料更意义重大的应用在于,利用竹稻的优良品系作为重要材料,跟现有的优良亲本材料进行杂交,把它的优良性状引进到水稻亲本材料里去,改良现有的亲本材料。

据了解,现有水稻的收获指数已经接近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上限0.6,培育超大生物量的水稻新种质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主流方向。但杂交水稻属于近缘杂交,近缘杂交技术存在局限。“就像马与马一样,同一个物种,无论怎么杂交,产生的后代也不可能和大象一样高大。”有专家如此比喻。攻克种源“卡脖子”难关,需要从外部引入优良基因。竹稻的远缘杂交亲和特性,能突破水稻育种的近缘杂交局限,正可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一显身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高度评价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成功培育出最高2.2米的“巨型稻”,或将开启第三次绿色革命。而竹稻的“始祖”就是身高1.8米的“水稻巨人”,体内潜藏着来自竹子的“巨人基因”。2012年晚稻“竹香4号”大田里曾出现一茬高达2.24米的“返祖”竹稻。别人求之不得的身高,却是竹稻的“祖传”优势。由此可见,竹稻在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中颇有应用价值。善用竹稻资源,或可助力实现“天下第一农民”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钟章美父子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显示竹稻具有一些可贵的性质,遗憾的是,竹稻多年来未引起权威科研机构或有关部门关注。竹稻产业化仍前路漫漫,年轻时“愿天下粮满仓”的理想,仍在支持着钟章美的竹稻梦继续走下去。期待沉寂多年的竹稻能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东风迎来春天。

图文:本报记者 陈潮华

编辑:张莹娜

推荐内容